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坐落于享有泉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2012年6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姜春云、王丙乾、陈至立等题词祝贺。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山东财经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与齐鲁大学的经济系合并组建而成,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中断办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是财政部直属六所高校之一。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12年8月23日,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我省第一所省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我省内涵提升和名校建设工程第一所重点支持的高校。2017年12月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全面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发展目标和“坚定一流目标,贯穿两条主线,突出三个重点,实施四大战略”的1234发展思路。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燕山、舜耕、圣井三个校区,占地3000余亩。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各类实验室150多个,各类实践教学基地246个。校舍建筑总面积100.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4亿元。图书馆藏书283.6万册,电子图书967.8万册,数据库362个,实现了与省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学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络系统。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24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2000余人。拥有6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一流专业建设点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3.46%;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7个,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3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山东省立项建设一流学科。2017年12月,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两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B+,两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为B-,成为有两个以上B+学科的三所省属高校之一,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B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整体学科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前10名。2019年8月,应用经济学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建设行列;2020年3月,工程学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
师资队伍
学校具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历、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88人,其中教授260人、副教授63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62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人,“泰山学者”工程人选1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16人,全国优秀教师16人,省级教学名师20人,山东省齐鲁文化名家1人,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4人。
人才培养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顺利通过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省本科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拥有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学校成立荣誉学院,实行荣誉学位制度,设有拔尖人才、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省一流本科课程25门。在2020年10月30日教育部公示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中,学校12门课程入选,居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位。在近三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部级以上4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7项。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数学建模竞赛、统计建模竞赛、英语竞赛中屡获嘉奖。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3项全国金奖,以团体总分第19名的优异成绩获得本次“创青春”全国优胜杯并获得“高校优秀组织奖”。2018—2019年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2019年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省内唯一1项全国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位列2019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人文社科类高校第三位。与历下区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园获评2016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大学生男子排球队荣获“世界大学生五球锦标赛”排球冠军(2010年)、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三连冠(2008—2011年)、全国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两届冠军(2012年、2017年)。我校毕业生多年来一直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高度评价,就业质量、就业层次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98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项、教育部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354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53项;被SCI、EI、ISTP和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569篇;获得科研经费共计8014.55万元。参与共建“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会计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首批重点新型智库1个。共承担建设33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学校主办《经济与管理评论》和《山东财经大学学报》两种学术期刊,其中《经济与管理评论》入选2017-201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8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25项,位列全国高校第45位,财经类高校第2位,省属高校首位。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22项,位列省属高校第2位,同年学校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获准立项23项,其中获批两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实现了学校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的突破。
国内外合作交流
学校是“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合作院校,北京洪堡论坛—齐鲁论坛主办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评审合作单位,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ASREU)创始成员高校之一,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AAPBS)大陆12所高校之一。现已与美国等20余个国家的1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稳定、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并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福特汉姆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埃塞克斯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捷克布拉格经济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台湾地区铭传大学、世新大学等国(境)外大学合作40余个海外访学项目,每年选派数百名学生赴海外访学或本科生攻读研究生项目,实施本科、研究生双学位教育。同时,学校还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学历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与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为财政部、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税务局等单位举办多种形式、不同层次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数据截止2021年3月)
【日本名校推荐】东京工业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是日本一所著名的国立大学,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学校,也是全日本最高的理工类综合大学。学校创办于1881年, 1929年更名为“东京工业大学”,校名沿用至今。
学校迄今为止已有140年的历史,当前在校学生共计约有10,500人,其中本科生约5,000人,研究生约5,500人,另外约有1,700名国际留学生。教职工约有1,800人,其中教员约有1,200人,一般职员约有600人。
从2016年4月起,学校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将本科学部及研究生大学院进行统一改组,一律统称为“学院”。
本科学院下设有理学院、情报(信息)理工学院、物质理工学院、工学院、环境社会理工学院、生命理工学院。主要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球行星科学、数理计算机、材料、应用化学、经营工学、机械、系统制御、融合理工、电子电气、情报(信息)通讯、情报(信息)工学、建筑学、土木环境工学、生命理工学。
研究生学院包含了上述全部本科学院及专业。
在2021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该校位列第56位;日本大学的排名中位列第3位。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排名中,世界排名第14位,日本国内排名第2位。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排名中,世界排名第24位,日本国内排名第3位。另外,在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日本大学的排名中,该校位列第2位。
学校采用发明创造、生产、学习、研究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大批活跃在政界、商界、科技界、教育界、建筑界、演艺界的优秀人才。知名校友有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苏步青;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等。
【日本名校推荐】名古屋大学
名古屋大学是日本一所著名的国立大学,“旧七所帝国大学之一”,也是日本顶尖国立大学之一。学校创办于1871年,1939年被命名为“名古屋帝国大学”,1947年更名为“名古屋大学”。
大学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是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顶尖大学,属于综合研究型大学。截止到现在,共有10个本科学部、15个大学院研究科、3个研究所、2个全国共同利用研究基地、29处校内共同教育研究设施。
大学本科学部下设有文学部、教育学部、法学部、经济学部、情报学部(信息学,不是国家安全情报或者军事情报)、理学部、医学部、工学部、农学部。
大学院(研究生院)下设的学科除了包含上述本科学部专业之外,还设有国际开发研究科、多元数理科学研究科、环境学研究科。
由于名古屋大学的前身是医科学校,最初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在全社会普及西洋医学,因此其医学专业历史悠久,是该校的传统优势专业。
根据2021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该校位列第84位;
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日本大学排名,位列第7位;
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118位。
迄今为止,该校已经培养出了7名诺贝尔奖得主,分别是5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2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除此之外,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活跃在学术界、政治界、商界、财界、文艺界的优秀人才。知名校友有日本化学家、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野依良治;日本化学家、海洋生物学家、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村修;日本物理学家、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益川敏英、小林诚等。
【日本名校推荐】东京都立大学
东京都立大学是日本一所著名的公立大学,是由东京都政府出资建立,在东京都内唯一的一所公立大学。该校创建最早追溯于1929年,期间合并多所学科专业较强的院校,于2005年合并重组后,将学校命名为“首都大学东京”,2020年4月更名为“东京都立大学”。
该校拥有人文社会、法、化学、建筑、航空宇宙等多个优势专业,综合实力为日本公立大学之首。
(注:东京都立大学南大泽校区)
学校致力于培养出能够在大都市立足、具有丰富创造性、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该校大部分学科均实力强劲,入学难度适中,是许多梦想在东京求学学子心目中的理想高校。
该校本科学部设有:人文社会学部、法学部、经济管理学部、理学部、都市环境学部、系统设计学部、健康福祉学部。
大学院(研究生院)设有:人文科学研究科、法学政治学研究科、经营学研究科、理学研究科、都市环境科学研究科、系统设计研究科、人类健康科学研究科。
(注:东京都立大学毕业仪式)
在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中,该校在亚洲地区位列第80位,在日本位列第7位。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651-700位之间;亚洲排名位列第145位;日本排名位列第16位。
知名校友有自由民主党众议院议员、原千叶县知事友纳武人;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会长、东京电子商务董事长兼社长东哲郎;原法务省入境管理局局长、东京入境管理局局长高宅茂等。